黄瓜上的蚜虫可以这样治!

蚜虫又称腻虫,气温为 16-22℃时最适宜蚜虫繁育,干旱或植株密度过大有利于蚜虫为害。无翅蚜体长 1.5-1.9 毫米,夏季多为黄色(也称伏蚜),春秋为墨绿色至蓝黑色。有翅蚜体长 2毫米,头、胸黑色。以成虫和若虫在瓜叶背面和嫩梢、嫩茎及果实上吸食汁液。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,叶片卷缩,生长停滞,甚至全株萎蔫死亡;老叶受害时不卷缩,但提前干枯。蚜虫危害时还排出大量的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,引起煤污病菌寄生,影响光合作用。
防治措施:
1、农业防治:清理田园,及时清除黄瓜田内和地头上的杂草,处理残枝败叶,消灭滋生蚜虫的场所。
2、物理防治:使用银灰色地膜栽培,有驱避蚜虫的作用;保护地采用黄板诱杀蚜虫,每亩挂黄板 20-30 块。
3、生物防治:在蚜虫发生初期,田间释放瓢虫,每亩放 100 卡(每卡 20 粒卵),捕杀蚜虫。注意保护草蛉、食蚜蝇、蚜茧蜂等自然天敌。
4、化学防治,可选用虎辣(80%烯啶吡蚜酮)、黑线虫(10%吡虫啉)、展落(5%啶虫脒)等进行叶面喷雾,注意轮换用药。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刚刚回暖,王炸”版强冷空气就又双叒叕来了!作物如何防冻,速看这里
- 小麦条锈病预警:小麦条锈病“来势凶猛”已涉及多省份
- 寒潮橙色预警!跨年“霸王级”寒潮已经“发货
-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利器——六夫丁万亩康 小麦无白穗 金穗粒粒大
- 小麦常见病虫害大汇总!怎么防治?一看就懂!
- 柑橘12月管理技术要点
- 佬表乐闪耀新疆 助力小麦丰收
- 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治措施
- 气温“断崖式”下跌!冷空气要来真格的了?
- 如何开会能让销量暴涨?很简单,看这里你就知道了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